出門時看到小區(qū)門口一個大爺用三輪車支起來的“小攤”,車把手上掛著的牌子上面寫著“磨剪子 戧菜刀”。吸引我不由停下來的除了這在現(xiàn)在幾乎不怎么看到的職業(yè)還有大爺那爽朗的笑聲。

小時候很喜歡這種走街串巷的小攤,這時候大人就會拿出家里面的菜刀、剪子,人多的時候還要排隊。但是這也不急,因為大家就會或蹲或站地聚在那聊天。從師傅來自哪里,干這行多少年了?聊到自家菜刀用了多久了,從菜刀上面的豁口是如何造成的聊到晚上做什么飯食,最后歸于張家長李家短。而我們這些小孩子就在大人的聊天聲中玩耍,這時候就算皮一些也不會挨打?;蛟S是因為氣氛很好,這個場景就一直印在腦海里。

現(xiàn)在各家生活也過得更好了,家里分門別類買各式各種的刀具。但是隨著父母老去年輕人對磨菜刀這個職業(yè)也變得陌生了,也越來越少見到磨菜刀的老師傅了,又或是早出晚歸的生活節(jié)奏與這城市中的一抹悠閑錯過了。為什么我會用悠閑來形容它呢?是因為大爺那不慌不忙每一下都勻稱有力的沉著,也是因為他一邊工作一邊笑著說話的明媚,用詞雖顯夸張,那種發(fā)自內(nèi)心的笑容卻也真實地透露著一種對自己老手藝的一種愛好和肯定。之前網(wǎng)上有個說法說,任何一種興趣變成職業(yè)后,職業(yè)必然對興趣造成很大的破壞,但從磨刀大爺這里卻體現(xiàn)出一種沉浸的快樂。我不知道現(xiàn)在磨一把刀費用是多少,大爺一天能賺多少錢,但從他干凈的衣服和笑容里,他的價值感堆滿。

柳宗悅在《民藝論》里說到“當今的時代正在急劇的變化著,所有的事物也許會匆匆流逝。時、心及物都迅速地成為過去。未來是新的,過去也是新的。原先習慣的世界現(xiàn)在是不可思議的世界。在我們的眼前,印象深刻的是再次回歸平凡的事物。”是啊,那些常常會在我們記憶深處的美好,其實細想起來,就是我們平凡生活的縮影,我們卻時常想起它,真的如同被擦過的鏡子一般,照出來的都是新而鮮亮。
(記者團成員婁麗/文 宣傳科方敏/圖|整理 責編:汪瀚甲 審核:張永晴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