儀式感,很重要

韓先生頂著全家人的反對,斥巨資幾十塊錢買了兩個好看的玻璃杯,嘴上跟著附和的我端著放了冰塊和飲料的杯子突然也覺得“真香”。隨著輕輕晃動杯子折射出不一樣的光,輕輕呡一口,確實有種很愜意很放松的感覺。韓先生說,這也是一種生活的儀式感。

以前看過這么一段話,
人這一輩子就是由各種各樣的、不斷的一些節(jié)點、一些儀式組成的。
儀式的存在,
是為了讓我們記得這一輩子,
讓別人記得我們這一輩子,
讓我們記得別人那一輩子。

我的爺爺已經(jīng)八十多歲了,在我們那里,一般會在老人六十六歲時候開始祝壽,把日子定在農(nóng)歷二月初二這天,寓意龍?zhí)ь^,人長壽。這一天也是爺爺最高興的一天,我記得有一次我在學(xué)?;夭蝗ィ菚r我還上初中,還沒有手機,用公共電話打回家跟爺爺說生日快樂。我到現(xiàn)在都記得清楚,電話那頭爺爺特別大聲的跟人說:“孫女打電話來,給我說生日快樂”,從聲音里都能聽出一種驕傲和愉悅。

《小王子》里說:“儀式它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,使某一時刻與其它時刻不同?!?/span>
其實隨著網(wǎng)絡(luò)越來越發(fā)達,感覺大家對各種節(jié)日也越來越重視,越來越有儀式感。像今年,閏四月,在部分地區(qū)民俗中,逢閏四月,孩子要給父母買雙鞋,以報哺育之恩,祈求父母身體健康、平安。聽媽媽說,姥姥和姥爺在打電話時像個孩子似的暗示著“今年有閏月來著”媽媽回答“鞋子早就買好了,人家有的你們也不能缺!”我也笑著裝傻說“你是不是也在暗示我什么”。有時候我們是得到的除了禮物本身,更是一種被重視被惦記的體現(xiàn)。

除了對家人的儀式感,
也不要忘了自己,
生活的路上,
不要只是匆匆前行,
偶爾也慢下來,
聞聞花香,
給自己一點獎勵,
不是矯情,
而是讓自己有走的很遠(yuǎn)的動力。
(汪雷/審核 記者團成員 婁麗/文 宣傳科 方敏/整理)